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播种绿色的希望

    信息发布者:swkj0453
    2016-12-04 16:47:00   转载



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付超
       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、国家级农技推广研究员,省推广站水稻学科带头人,省水稻专家组成员......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围绕着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孙新功,他却依然忙活在田间地头,把绿色希望播种在大地上。
      树立责任意识,当好创业发展的“领头羊”。24年来,作为省水稻学科带头人,在全省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牡丹江、海林等9个市县区的首席专家,孙新功时刻牢记党的宗旨,常年深入乡村、田间地头。
      为了提高全市水稻产量和米质,孙新功先后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《水稻大垄双行超稀植栽培技术试验与研究》、《水稻无公害优质米生产技术与研究》等多项科研课题。在课题实施过程中,他与农户同吃住,同劳动,同试验,成功提出了水稻钵体旱育苗超稀植人工摆插栽培技术模式,使水稻单产由400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,并因此获得省长特别奖。
      2001年为扩大蔬菜生产规模,提高蔬菜市场竞争力,孙新功作为一名水稻专家,毅然担负起了蔬菜产业开发的重任,带领7名年轻技术员一头扎进了新的科研项目中。
        孙新功的心里始终装着农民、想着农民,把农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。2008年,由他负责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技术指导和全程监控,住在村里近4个月。近年来,他深入渤海镇参与响水“两化”项目建设,主持响水米产业化水稻育种及新技术推广工作,完成水稻杂交组合1000余份,推广重大实用技术2项。引进中国农科院及其他部门培育的功能稻、观赏稻等不同品种品系共计300多种,为贮备技术的总结完善和成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     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,他深入基层为渤海镇西地村韭菜产业发展出谋划策,提出了“绿色韭菜、精品韭菜、保健韭菜、旅游韭菜、文化韭菜”五大发展思路,使西地村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。在科技服务中,他通过专家大院、农技110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、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,每年直接培训技术骨干200余人次、农民8万余人次。
      2014年3月,孙新功又接下了水稻优质育种的重任。虽然,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,并且还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出结果,路途艰难、任重而道远,可为了能让农民种上当家品种,提高米质和效益,孙新功决定把自己的工作生涯乃至后半生全交给水稻育种事业,从此也意味着他又要从县城下到乡镇去上班,要常年蹲在田间地头。可他坚信一定能够育出好的品种,重振宁安响水大米的雄风,夺回“中华第一米”的称号。
      孙新功最大的心愿,就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促农增收。他先后完成省、市试验示范项目110多项,推广水稻钵体旱育超稀植栽培等新技术12项,面积1890多万亩;承担国家农业部水稻丰收计划项目5年,面积60多万亩;承担省级丰收计划项目7年,面积140多万亩。这些技术的推广,为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。
      孙新功先后获得省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、省农技推广优秀水稻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;还曾4次获国家农业部丰收奖、2次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水稻抛秧技术推广先进个人、1次获中国林科院推广奖、9次获省、市科技进步奖和科研成果奖、7次获省农业丰收奖。
        “荣誉只代表过去,做雷锋式的好干部没有尽头。”孙新功,就象他的名字一样,不满足于取得的成绩,他要把自已融入到农业生产中、融入到农村实践中、融入到农民需要中,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好务,快乐地做着一名雷锋式的农技推广员。
      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